OCC2019 马士新教授: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心肌病经验
OCC2019 马士新教授: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心肌病经验
首页 >网站首页 >最新动态
谈及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心肌病,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马士新教授结合较大规模的注册研究数据指出,PTSMA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0.6%~1.3%,猝死的发生率更低仅0%~0.7%,所以该手术在有经验的中心还是非常安全的。该手术最主要的并发症是安装永久起搏器,发生率大约10%~12%。他介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是国内最有经验的中心之一,自2001年至今已经完成200余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PTSMA手术,安装永久起搏器的发生率为0%,发生室颤和猝死为0.5%(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和极好的安全性。

 

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马士新教授强调,需要精准找到消融的靶血管。一般来说,靶血管多为第一间隔支动脉。但是把第一间隔支都消融掉可不是精准消融,所谓的精准消融是只消融室间隔左室面的SAM征处。也就是我们要找到支配室间隔左室面的间隔支动脉分支血管。这需要术中心超实时指导,通过OTW球囊向假定的靶血管注射造影剂,如果超声心动图显示造影剂浓聚部位位于室间隔左心室面SAM征最明显处,提示为靶血管。否则,需要重新寻找靶血管。要记住,2%的间隔支动脉靶血管起源于对角支,我就碰到过一个女孩子消融的间隔支动脉起源于第一对角支。5%的间隔支动脉起源于回旋支。如果找的靶血管准确,酒精消融的量会很少,效果会很好。我们中心近5年来,平均每例的酒精用量只有1.2ml。只有做到了精准消融,才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当然,SAM征的位置至关重要,越低消融效果越差甚至不适合消融,越高消融效果越好。SAM征的位置预示PTSMA效果的好坏。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273号 沪ICP备07510177号-10 Copyright OCC2023 All rights reserved.